【资料图】
近日,3岁的萌萌(化名)突然出现呕吐,随后皮肤变黄、小便呈酱油色,家长赶紧带他到长沙市中心医院(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)就诊,被确诊为蚕豆病。
入院时血常规检查显示,其红蛋白仅54克/升,提示重度贫血,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,医生考虑为急性溶血性贫血。询问中,家长回忆萌萌在发病前首次吃了干捞粉丝,属蚕豆制品。经对症治疗,萌萌康复出院。
该院儿科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李嘉介绍,蚕豆病又叫遗传性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(G-6-PD)缺乏症,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酶缺乏病。部分人身体内缺少这种物质,而蚕豆中含有蚕豆嘧啶、蚕豆嘧啶核苷、多巴、多巴核苷等有氧化作用的物质,缺少G-6-PD的人吃了后,体内红细胞会变得僵硬和脆弱,导致急性溶血性贫血或黄疸。该病常见于长江以南地区,3岁以下儿童高发,男孩占90%,起病急骤,多在进食蚕豆或者蚕豆制品后1至2天内发生急性溶血,最长者可相隔9天。主要表现为贫血、黄疸、尿液呈浓茶色甚至酱油色;症状有全身不适、疲倦乏力、畏寒、发热、头晕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等;严重者可出现脉搏微弱、血压下降、神志迟钝或烦躁不安、少尿或闭尿等表现,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。
李嘉提醒,有蚕豆病病史者、缺少G-6-PD者不仅不得吃蚕豆、豆腐、酱油、粉丝等蚕豆制品,具有氧化作用的止痛退烧药、抗疟药、磺胺类、呋喃西林类等药物也需谨慎服用。(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杨晖符晴)
标签: